1月 |
魏永征老師的論文《“喜羊羊與灰太狼”案和影視暴力》,發表於《新聞記者》第2期,《“李案”餘波和律師自媒體涉案言論的邊界》,發表於《新聞記者》第3期,《從源頭上規範刑案信息的傳播》(與研究生張真真合作) ,發表於《新聞界》第4期,《“媒介侵權”為什麼不能成為一個法律概念? 》,發表於《青年記者》二月號。 |
1月 |
白淨老師與其研究生趙蓮(2012級)合寫的論文《美國兒童在線隱私保護立法與實踐》發表在香港傳媒透視2014年第1期。 |
1月11日 |
魏永征老師於北京出席中國傳媒大學傳媒法研究中心2013年十大傳媒法事件發布並研討會,並在會上做發言。 |
1月15日 |
白淨,胡祿豐和許勝堅老師赴日本,與日本滋慶學園簽訂合作協議,為學生提供為期3個月的赴日交流學習機會。 |
1月21日 |
魏永征老師參加北京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法規司就喜羊羊案件召集專家座談會,以視頻發言。 |
1月 |
英國拉夫堡大學社會科學係傳播研究中心博士,牛津國際出版研究中心(牛津布魯克斯大學)優等碩士雲啟棟加盟我院。 |
1月28日 |
淩學敏老師帶領4名學生前赴泰國大選新聞現場,進行為期13日的新聞報道實踐。 |
2月 |
按照校團委要求,開展班級團支部評比活動 |
2月 |
召集三場座談會,收集汕頭、中山和珠海三地學生回25所重點高中開展寒假宣傳情況及反饋意見,進行彙總和分析 |
2月15日 |
倪青青副院長赴北京校友聚會,與校友們保持更好的聯係和給同學們創造更多的就業和實習機會。 |
3月14日 |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王天琪書記、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楊建林書記等一行來我院交流 |
3月 |
白淨老師的論文《互聯網時代美國的新聞倫理探討》,發表於《青年記者》第447期。 |
3月 |
範東升院長陪同以色列國際學院執行董事到汕頭潮陽實驗中學等四所學校考察,並完成四所中學“汕頭大學優質生源基地”的掛牌儀式。 |
3月 |
與潮商衛視簽署實習基地建設協議。 |
3月 |
謝琳老師帶領兩位同學去惠東進行農村婦女走出家門參與社會發展的項目調研 |
3月 |
魏永征老師的文章《從新聞侵權到媒介侵權》,發表在《新聞與傳播研究》2014年第2期;《新聞侵權的歸責原則和舉證責任》,發表在《青年記者》,2014年3月號;《淩駕性的失落:馬航客機事件中國媒體為何受到詬病》,發表在《新聞記者》2014年4月號。與其研究生傅晨琦合作的文章《央視曝露東莞“黃流”節目的反思》,發表在《新聞界》,2014年第6期。 |
3月 |
我院配合學校工作要求,組織教師申報“創新強校”項目,共申報科研型項目8項(毛老師負責),教學型項目37項(白老師負責),為曆年我院申報項目量最多。 |
3月22-23號 |
巫連心老師參加了在汕大召開的“全球研究亞洲協會第九屆國際會議”,並在大會上作了“全球化中媒體壟斷的倫理論辯與困境——以馬來西亞為例”的報告。 |
3月2日至3月24日 |
我院10名學生在倪青青副院長、張增麗老師和John Noonan老師的帶領下在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裏學習三周。期間,同學們分別組成小團隊利用課餘時間出外采訪報道,並且每天通過微博和微信播報上課和采訪動態,與汕大師生共享美國學習采訪成果。期間,倪青青副院長接受CCTV Ameirca和半島電視台的采訪。倪青青副院長還與華盛頓大學討論了兩校的學生交流項目。 |
3月25日 |
中共中央求實雜誌社秘書長劉彥華,求是《小康》雜誌社副社長殷雲求實雜誌社外事辦主任劉景景,求是《紅旗文稿》雜誌社編輯室主任李豔琳來訪參觀融合媒體實驗室並與實驗室老師交流。 |
3月29日 |
召開院務委員會,討論了廣東省教育廳的創新強校工程、教改、學院預算、師資引進情況、實習基地建設、演播廳改造和學院裝修工程、研究生招生等議題。 |
3月28-3月29日 |
郭澤生老師邀請香港廣告人張敬修先生為本院學生舉辦廣告工作坊。 |
3月29-3月30日 |
白淨老師邀請北京奧博公司產品經理史鵬舉為本院學生舉辦數字出版培訓Workshop。 |
4月1日 |
白淨老師組織《新聞法與職業道德》班80名學生去汕頭龍湖區法院旁聽法庭庭審,接受法製教育。 |
4月2日 |
召開全體教職工大會,林丹明副校長出席本次會議並宣讀了範院長的信。另外,會議還介紹了新進老師、招生、就業情況、教改、畢業作品展和第一屆長江新聞報道獎等,並進行了科研頒獎。 |
|
魏永征老師的文章《責任編輯王宏霞與作品修改權》,發表在《青年記者》2014年四月上。 |
|
白淨老師與2012級研究生趙蓮合作的文章《中美兒童網絡隱私保護研究》,發表在《新聞界》2014年第4期。 |
|
楊艾俐老師的文章《台灣學運後兩岸關係不會倒退》4月14日發表在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 |
4月12日 |
北京獨立紀錄片導演王利波來訪我院並舉行紀錄片觀摹放映會,播放其作品《三峽啊》。另外,於13日舉辦紀錄片製作交流會。 |
4月12日 |
胡祿豐老師赴香港中文大學交流,了解香港融合媒體技術發展與教育。 |
4月14-18日 |
伯克利新聞學院資深教師Todd Carrel來訪我院並於16,17日在課堂上與新聞學子交流。 |
4月18日 |
市互聯網協會與我院聯合主辦的“全球大學生中文微電影大賽”在ACC3號會議室舉行啟動儀式。 |
4月18-19日 |
現廣州日報廣報數據科技有限公司數據產品總監、前端開發工程師,新聞學院2011屆畢業生劉輝達返校,並舉行題為“移動互聯下人與媒體的‘關係變遷’——廣州日報是如何做媒體轉型”的講座。 |
|
邀請1998屆校友李育波開設“公務員麵試技巧”講座,並對9名已通過省公務員筆試的學生進行一對一模擬麵試輔導 |
4月20-23日 |
國家級名師張征來訪我院並與學生交流。 |
4月 |
人民大學的賴明明博士來試講。 |
5月 |
學院推薦阮舒蓉同學參加2014瑞典西部大學免學費交換生項目;推薦黃藝琳同學參加新西蘭惠靈頓,並向國家留學基金委申請資助。 |
5月 |
我院組織學生項目參加汕大第十屆挑戰杯比賽,組織學生參加中國日報香港版大專院校新聞作品評比。 |
5月3日 |
徐承群老師於台灣參加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白絲帶協會主辦的“2014年數位創世紀研討會”,發表論文《中國網絡大謠犯罪模式:以格棋偉、秦火火、傅學勝三例為研究》。 |
5月4日 |
徐承群老師於台灣參加(高雄)國立高雄空中大學主辦的“第七屆城市學研究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中國「城中村」老舊建築之再生:以廣東東莞清吧街為例》。 |
|
魏永征老師與2012級研究生傅晨琦合作的文章《從MH370事件看新聞如何追求真相》,發表於《新聞界》2014年第8期;魏永征老師的文章《警惕“狗仔”合理化的取向》,發表於《新聞界》第10期;魏永征老師與2012級研究生傅晨琦合作的文章《公眾人物不是狗仔新聞的擋箭牌》,發表於《新聞記者》2014年第5期。 |
5月13日 |
下午,應潮陽黃圖盛中學的邀請,必威最新链接
黨總支杜式敏書記、醫學院二級心理谘詢師麥穗姸老師等一行到中學開展了“汕頭大學心理谘詢高考備考心理輔導講座”,為黃圖盛中學高三年級20個班,1300多名學生和200多名老師進行備考前的心理輔導。 |
5月 |
我院陪同以色列理工學院招生代表赴珠海、中山重點中學走訪,與6所中學建立“優質生源基地”,至今完成三地共11所優質生源基地掛牌。 |
5月 |
順利舉辦2014汕台兩岸高中教育交流活動,邀請台灣和上海教育專家到校為汕頭市和中山市共20所重點中學,近80名高中校領導、骨幹教師等教育工作者開設兩場主題演講,取得較好效果。 |
5月 |
曾在NBC Network News 擔任國家通訊員以及CNN 國際頻道擔任經濟新聞的主播,美國艾美得主Farland Chang加盟我院。 |
5月 |
《再見白日夢》《老爺保賀》及三部紀錄片等五部學生畢業作品,完成拍攝,即將進入後期製作;《四人夜話》電影開始後期製作。 |
5月17日 |
台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張寶芳教授來訪我院並做題為“媒介的數字轉化與創新應用”的講座。 |
|
楊艾俐老師的文章《大陸應如何讀懂台灣》5月9日發表於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 |
|
陳嶽芬老師與2012級研究生吳海燕合作的文章《失獨者:媒介鏡像中的身份建構及製度歸因》,發表於《中國傳媒報告》(浙江大學主辦)2014年第2期。 |
|
魏永征老師與2013級研究生白鷗合作的文章《表演者的藝術形象是他的肖像嗎?》,發表於《青年記者》2014年5月上刊。 |
5月20日 |
下午,我院在E座教學樓召開校友分享會暨2014中期實習預備會議。新聞學院第一屆畢業生、現任職於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的林璜、黃鶴兩位校友蒞臨現場與近百名在校生進行了交流互動。 |
5月23日 |
南方都市報行政總監邱小紅,客戶管理中心主任謝斌及南都東莞站新聞部負責人及記者來我院交流,與我院教師就新聞調查、數據可視化、學生實習等方麵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及等方進行了深入探討。 |
5月23日 |
下午我院在D203舉辦了台灣文大交換生、研習生交流學習分享會。 |
5月 |
我院首屆長江傳媒作品獎評獎活動啟動並於 5月24號晚舉行頒獎典禮,共有26份作品獲獎。 |
5月25日 |
我院赴華盛頓學習交流的師生在圖書館報告廳舉辦分享會“汕大遇上華盛頓”,分享他們在美國難忘的三周學習采訪經曆。 |
5月28日 |
巫連心老師舉辦了校內文科基金項目講座“馬來西亞的華文報業”。 |
5月30日 |
謝琳老師舉辦了校內文科基金項目講座“對話公元”。 |
|
徐少林老師的文章《新聞圖表設計應用係統探析》,發表於《美術教育研究》2014年5月 總第76期。 |
6月4日 |
曾經在NBC Network News 擔任國家通訊員以及為CNN 國際頻道擔任經濟新聞的主播Farland Chang在圖書館報告廳開題為“Great Communicators: The Art of What to Say and How to Say it.”的講座。 |
6月 |
淩學敏老師公益課“百村計劃”與粵東新媒體項目對接開展“鄉土潮汕百村行”係列采訪活動。 |
6月7日 |
進行2014屆碩士學位論文答辯會,並邀請了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院長吳飛參加此次答辯,答辯委員會成員還包括我院的七位碩士生導師,六位參加答辯的研究生順利通過了答辯。 |
6月7-8日 |
倪青青院長和Farland老師帶領8位研究生及9位本科生長赴香港采訪報道美國亞裔新聞工作者協會(AAJA)亞洲區2014年年會活動,會議於2014年6月7日至6月8日在香港大學舉行。 |
6月9日 |
白淨老師舉辦了校內文科基金項目講座“數字出版法規體係研究”。 |
6月13日 |
程金福老師及科研秘書參加了文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會議討論了我院本屆畢業研究生及本科生的授位情況,並一致通過建議授予我院6位研究生碩士學位,140位本科生學士學位。 |
6月21-22日 |
2010級畢業作品聯展在汕大圖書館報告廳舉辦,期間播放了陳功銘、黃程嘉、郭嘉琳、姚昱旨、馮雪灃等同學拍攝的畢業作品,包括紀錄片《人活一口氣》、《潮糖》和《小城青年夢》,以及微電影《老爺保賀》和《再見白日夢》,汕頭市委宣傳部部長李逸夫、汕頭電視台副台長杜冰等人也前來觀看。 |
6月23-25日 |
《泛科學》創辦人兼主編鄭國威老師蒞臨汕大交流並參與微電影活動。 |
|
魏永征老師的文章《從今日頭條事件看媒體維權》,發表於《新聞記者》第7期;魏永征老師與研究生周琳合作的文章媒體在名譽權案中的舉證問題》,發表於《新聞界》第12期。 |
7月3日 |
我院與日本滋慶學園進修課程合作項目啟動,13名同學將在胡祿豐老師的帶領下自費赴日展開為期三個月的暑期學術深造進修活動。 |
7月13日 |
2014年汕頭大學學生軍訓閱兵暨總結表彰大會在操場如期進行。 |
7月15日至7月21日 |
必威最新链接
師生一行16人,前往香港報道一年一度的書展活動。 |
9月 |
曾任美國俄克拉何馬大學 ( 諾曼城 ) 蓋洛德新聞與大眾傳播學院的副教授Daniel Ng和山東大學張威教授加盟我院。 |
9月10日 |
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口腔醫療中心主治醫師辛蔚妮博士為新生開設《與牙齒對話》講座 |
9月17日 |
廣東省教育廳公布了我省本科高校2004-2010年間立項建設的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項目)的驗收結果,由範東升院長牽頭完成的“新聞傳播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項目已順利通過驗收。 |
9月 |
學院組織並評選2014年新生校友助學金,2014級曹思量同學為2014年度“校友助學金”獲得者。 |
9月26日 |
白淨老師帶兩名本科生參加中國文化院、香港浸會大學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華國學論壇”,師生采寫稿件7篇,發表在大華網“新媒體教學實踐基地”。 |
10月17日 |
徐承群老師於台灣參加國立交通大學 (台灣) 傳播研究所主辦之“2014年傳播與科技研討會”,發表正式研討會論文《中國地方性電視台的網絡電視經營策略:以廣東省二線城市「T電視台」為例》。 |
10月17日 |
由中國日報(ChinaDaily)香港版舉辦的2013-2014年校園學報新聞獎頒獎典禮在香港理工大學舉行。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在這次評比中獲得兩個獎項,研究生王茜采寫的《泰北孤軍:一頁美斯樂》奪中文組最佳新聞特寫獎冠軍,草根播報網站獲最佳新媒體網站獎季軍。 |
10月21日晚 |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傳奇攝影師麥克·山下與汕大師生分享了他重訪馬可·波羅、鄭和之路的故事,並以他的作品為例講述了攝影的技巧。 |
10月20日-23日 |
《國家地理》著名攝影師Michael Yamashita來訪我院,為學生開設了為期兩天的工作坊。 |
10月24日 |
華文月刊《天下華人》雜誌總編輯李振盛在汕頭大學圖書館報告廳開主題為《讓曆史告訴未來》的講座。 |
10月24-26日 |
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係高級講師伍振榮應邀請來訪我院作為微電影比賽評審嘉賓及為學生開始小講座。 |
10月27日 |
汕頭報社和我院聯合推出的“粵東新媒體”項目報社和我院聯合推出的“粵東新媒體”項目在我院招募攝影和攝像記者。 |
10月27日晚 |
版權經紀人薑漢忠以“如何拓展人脈關係”為題在E座教學樓舉行講座。 |
10月27日 |
新世界出版社版權部主任薑漢忠舉行了題為“如何成為版權貿易高手”和“文化創意行業如何拓展人脈關係”講座。 |
10月29日 |
我院2014級新生身穿紅色院服,前往揭陽市素質教育培訓中心進行拓展訓練。 |
10月29日 |
新媒體人的長江網總編輯鄭萌以“融合時代”需要什麼樣的媒體人”為主題發表演講。 |
10月29日 |
我院2014香港媒體實習學生在圖書館報告廳舉辦題為“港嘢啦”的分享會。 |
10月29日 |
新媒體人的長江網總編輯鄭萌來訪並在圖書館報告廳以“‘融合時代’需要什麼樣的媒體人”為主題發表演講。 |
11月1日 |
我院學子在圖書館報告廳舉行了主題為“台灣·思考”的台灣實習分享會。 |
11月1日-2日 |
白淨老師前往武漢參加“媒體道德與倫理骨幹教師培訓班”。 |
11月1日 |
我院Farland Chang教授在汕大圖書館報告廳舉行了主題為《我為什麼做新聞人——潮汕小記者與Farland Chang老師聊天》的演講。 |
11月3日 |
香港記者紀碩鳴舉行了主題為“堅持你的新聞理念——新聞是可以實現理想的事業”講座。 |
11月4日 |
中國行業雜誌新銳《南方能源觀察》執行總編蔣誌高發表了主題為“行業記者之培養”的演講。 |
10月下旬——11月8日 |
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特邀請業界知名新聞人與校友嘉賓,舉辦2014“理想和愛,永不放棄”係列講座。 |
11月6日 |
上海《新聞記者》總編劉鵬舉行“從上海報業集團看媒介融合趨勢”講座。 |
11月8日 |
中國文化學者野夫(鄭世平)在圖書館報告廳開設《深入他鄉——我的田野調查》講座。 |
11月9日 |
魏永征老師參加上海交通大學第5次全球傳播論壇。 |
11月10日、11日 |
知名中青年出版工作者何軍民分別開設《圖書選題策劃的基本思維方法》、《產業化時代的編輯能力結構》兩場講座。 |
11月13日 |
浙江衛視導演金華青開設“影像夢想的現實突圍”講座。 |
11月19日 |
謝琳老師曆時3年多調研采寫的新作《對話公元——中國感光工業巨星遠去的背影》在龍湖賓館舉行了首發式暨座談會。 |
11月20日 |
我院與汕頭經濟特區報社共同建設的“粵東新媒體人才培養基地”在特區報社大華網舉行揭牌儀式。 |
11月22日 |
我院在深圳舉辦第七屆“跨·躍”校友聯誼會。 |
11月22日 |
香港三聯書店設計總監吳冠曼在圖書館報告廳以:如何成為圖書設計師?為題進行演講。 |
11月21日 |
台灣旺報社長室主任慶在E308開題為:“N3進行曲—焚而不毀新聞30年”的講座。 |
11月21日 |
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廣播電視所教授黃葳威在圖書館報告廳為新聞學子做題為“網絡社群與人肉搜索“的講座。 |
11月28 |
浸會大學Colin Sparks 教授開設“Science, modernity and the public”講座。 |
11月 |
啟動2014年“感受名記”寫作比賽活動。 |
11月29日 |
我院攜手理學院在大禮堂聯合舉辦“新路理程”迎新晚會。 |
11月30日 |
我院“十大”歌手決賽在科報廳舉行。 |
11月 |
謝琳老師的著作《對話公元—中國感光工業巨星遠去的背影》,由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出版了。全書 20多萬字,450多幅原始原創圖片;分為三部,第一部:曆史的主角;第二部:是是非非“踩”色線;第三部:曆史的變遷。 |
12月3日 |
奧斯卡獲獎紀錄片導演Debra Chasnoff及美國作家、記者Helen Zia在圖書光報告廳開題為:“欺騙與歧視—— 奧斯卡紀錄片獎得主Debra Chasnoff和Helen Zia談紀錄片背後的故事”的講座。 |
12月4日 |
奧斯卡獲獎紀錄片導演Debra Chasnoff及美國作家、記者Helen Zia在圖書光報告廳開題為:“成長的煩惱 —— 奧斯卡紀錄片獎得主Debra Chasnoff 和 Helen Zia 談美國年輕一代性別傾向”。 |
12月5日 |
台灣交通大學應用化學係係主任李積琛教授在長江藝術學院的階梯教室開General talk:“True/False and Good/Bad in Scientific Research”,Academic talk: “ A Dream of Ethanol Fuelled Solid Oxide Fuel Cell”。 |
12月5日 |
中時媒體集團中天亞洲台事業部副總監在圖書館報告廳開題為:“中年Xi的奇幻旅程——汪承羲的探訪經驗分享”講座。 |
12月5日 |
呂傑華博士在圖書館報告廳開題為:To Teach or Not to Teach?—談傳播與教育。 |
12月5日 |
新華社高級編輯曾璜在ACC第三會議室開題為:“當代影像藝術創作對報道攝影的影響”講座。 |
12月5日 |
台灣東華大學社會係副教授呂傑華博士在汕大圖書館報告廳開題為:“我們需要怎樣的媒介素養教育”講座。 |
12月7-9日 |
佛山日報社社長宋衛東率總編輯助理沈煜,經濟新聞中心主任黃義仲和融媒發展中心副主任陳穎欣等6人來我院交流並招聘大四畢業生及大三實習生。 |
12月8-12日 |
舉辦“公益攝影——潮汕鄉土百村行”攝影展。 |
12月12日 |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副教授魏裕昌在汕大圖書館報告廳開題為:“數字傳媒出版之發展趨勢與理論建構”講座。 |
12月 |
我院開展2014年度新聞學院優秀學生評選工作。 |
12月 |
做好校運會的宣傳、選撥和組織工作,我院獲第八名 |
|
2014年校運會新聞學院較去年有進步,總成績獲得團體總分第八名,獲得獎杯。 |
12月21日至23日 |
章夢奇、鄒雪平兩位嘉賓將開啟為期三天的工作坊。期間,講述“民間記憶計劃”的實施經曆,播放創作紀錄片和開展“身體工作坊”。 |
12月16-21日 |
張威老師 赴中國人民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參加第十四屆澳大利亞文化節暨學術研討會,並作學術報告“澳大利亞新聞人在中國的政治冒險”。 |
12月26日 |
我院成立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國際交流工作組,組長為範東升,執行主任為王宗安。成員包括Daniel Ng、胡祿豐、郭澤生、賴明明、張威、黃義忠、淩學敏;秘書由陳曉媚擔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