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名字進入老師的個人簡介)
劉昶 劉昶 ![]() ![]() ⊕院長 ⊕教授 ⊕博士生導師 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後考取北京廣播學院(今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研究所出國研究生,1983年,由國家公派出國留學,獲法國新聞與傳播學碩士、博士學位(成為第一位獲得法國新聞傳播學博士學位的中國人)。旅法22年間,曾供職於法國廣播電台、電視台和歐洲最大的華文媒體《歐洲時報》,任資深記者、主編、副總編輯。之後,在法國傳媒企業任執行總經理。2005年秋,成為中國傳媒大學海外高層次引進人才,先後任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導、歐洲傳媒研究中心主任、新聞學院院長、校務委員會副主任等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法國文化教育騎士勳章獲得者。
主要兼職: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教育部社科項目評審專家、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對外傳播專家委員會委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傳媒與性別平等” 教席主持人、法國傳播學期刊《赫爾墨斯》國際編委、巴黎潘特農-阿薩斯大學(巴黎二大)法國新聞學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學電視中心研究員、《國際傳播》編委、《中國廣播》編委、《教育傳媒研究》編委、中國新聞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網絡傳播學會副會長、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中國傳統文化影像傳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文化促進會美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等。 主講課程:《國際新聞傳播:理論與實務》《傳媒地緣政治學》《數據新聞報道》《全球傳播與國際關係》等。 |
教授、院長、博士生導師 |
毛良斌 毛良斌 ![]() ![]() ⊕副院長 ⊕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浙江大學應用心理學博士,中國傳媒大學傳播學博士後。曾任浙江傳媒學院管理學院副教授,媒介測評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獲“教學十佳”、“大學生課外學科競賽優秀指導老師”及“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學者”等榮譽稱號,指導學生作品曾獲浙江省統計調查方案設計大賽一等獎,浙江省大學生挑戰杯競賽二等獎。現為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教師。擅長調查設計、測量與評價、數據挖掘與分析及傳播效果評估等,承擔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浙江省哲社規劃、杭州市哲社規劃,浙江省社科聯以及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等多個項目課題研究,同時承擔多家機構委托調查專項課題,出版著作3部,發表專業論文數十篇。
|
副教授、副院長、碩士生導師 |
蔡秋彥 蔡秋彥 ![]() ![]() ⊕副教授、副院長 文學博士,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主要從事現代期刊和社團研究、文化研究、女性文學研究。 |
副教授、副院長 |
耿軍 耿軍 ![]() ![]() ⊕教授 ⊕碩士生導師 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係並留校任教。後在中國新聞社從業三十年,曾任專稿部政文組副組長、新聞部副主任、經濟部副主任、日文版《中國經濟周刊》主編、中國新聞社澳門分社首席記者、中國新聞社港澳台海外部主任、中國新聞社香港分社總編輯。2000年獲 “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稱號。2005年和2007年連續兩屆被授予“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稱號。曾被聘任為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對台宣傳專家組成員、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第五屆理事會理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第七、第八屆理事會理事。主編有《親曆台灣》、《台海大交流》,合著有《冰心溫暖人間》(香港出版)、《漫遊西藏》、《西藏—“中國逍遙遊”係列叢書之一》、《雲南—“中國逍遙遊”係列叢書之四》、《鑲嵌在高原上的水鄉—麗江》(台灣出版)。 |
教授、碩士生導師 |
張征 張征 ![]() ![]() ⊕教授 ⊕碩士生導師 ⊕新聞學專業主任 新聞學博士,曾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獲2002年度、2006年度“中國人民大學十大教學標兵”稱號;2008年“北京市師德先進個人”稱號;2011年“北京市教學名師”稱號;2011年“國家教學名師”稱號。發表《漫談新聞采訪》、《新聞作品選讀》等學術論文30餘篇。
研究領域:新聞采訪寫作實務,新聞采訪寫作教學; |
教授、碩士生導師、新聞學專業主任 |
陳嶽芬 | 教授、碩士生導師 |
周翔 周翔 ![]() ![]() ⊕教授(三級) ⊕博士生導師 ⊕碩士生導師 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係,美國田納西大學傳播與信息學院傳播學哲學博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湖北省楚天學者特聘教授、武漢大學珞珈特聘教授、汕頭大學卓越人才計劃入選者。現為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三級教授、學科帶頭人,武漢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全美高校新聞與廣播電視行業學術榮譽社團Kappa Tau Alpha終身會員、中國新聞史學會網絡傳播史研究委員會理事、中國新聞史學會計算傳播研究委員會理事、中國翻譯協會對外話語體係研究委員會委員、中國新聞史學會全球傳播與公共外交研究委員會會員、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大連外國語學院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央電視台欄目評議專家、湖北廣電評議稿評委專家。曾在新華通訊社從事國際新聞報道多年,回國後曆任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武漢大學珞珈特聘教授、三級教授。研究主要領域包括研究方法論、國際傳播、網絡傳播。曾獲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三等獎、湖北省高校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武漢大學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中國新聞史學會年會優秀論文獎、美國中西部地區高校Best Research Award “Top Doctoral Paper”、 美國田納西大學愛德華•米門國際傳播學術獎、武漢大學研究生優秀教學業績獎、新華通訊社“部級好稿獎”。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基地重大項目、教育部規劃項目、教育部留學基金委留學歸國人員資助項目、中國外文局投標項目、湖北省省部共建教改項目、香港李嘉城基金會資助項目、武漢大學研究生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等十餘個項目,參與國家社科重大項目、美國重大課題和澳大利亞高校項目多項。出版專著譯著《傳播內容數據分析與SPSS統計應用》、《傳播學內容分析研究與應用》、《話語研究:多學科導論》、《最後的權利:重議<報刊的四種權利>》、《中東政壇人物風雲錄》等,論文見於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New Media & Society、Journalism Studies、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Gazette、《國際新聞界》、《現代傳播》、《學術研究》、《學術前沿》等國內外知名期刊,論文SSCI他引頻次居國內人文社科學者前列。先後應邀擔任多個SSCI國際權威期刊論文評閱人。
|
教授(三級)、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 |
張威 張威 ![]() ![]() ⊕教授 ⊕碩士生導師 資深記者、編輯,澳大利亞悉尼理工大學新聞學博士,曾任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在CSSCI期刊上發表過數十篇論文,並主持國家教育部十五人文社科課題《比較新聞學:方法與考證》,其多部學術專著榮獲國內國際最佳圖書獎項。
研究領域:比較新聞學、中外名記者研究、環境新聞學、澳大利亞研究 |
教授、碩士生導師 |
陳萊姬 陳萊姬 ![]() ![]() ⊕教授 ⊕碩士生導師 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博士,台灣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係博士後研究員,曾在《台灣時報》和聯合報係任新聞編輯十餘年。
研究領域: 傳播學、跨文化和新媒體發展。 |
教授、碩士生導師(台灣) |
加藤隆則 加藤隆則 ![]() ![]() ⊕教授 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1986年到北京語言學院等地進修中文(1年),1988年進入讀賣新聞東京本社社會部(負責司法,政治腐敗,皇室報道),以及讀賣新聞集團本社法務部就職。曾擔任讀賣新聞上海支局長,中國總局長,以及駐華編輯委員。2015年7月成立NPO法人中日獨創媒體,擔任理事長。主編《我在中國做生意》,「在中日本人108人のそれでも私たちが中國に住む理由(為什麼繼續住在中國—駐華108個日本人的自述)」(阪急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2013)等。曾主辦過《胡耀邦誕生100周年紀念演講會》,《孫中山誕生150周年紀念演講會》。研究領域涉及國際關係中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作用,以及大眾社會的輿論形成。
|
教授(日本) |
謝琳 謝琳 ![]() ![]() ⊕副教授 從事高校攝影本科教學20年,係攝影、美術專業畢業。中國攝影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委員、教育委員會高等教育部副秘書長,廣東省攝影家協會理事、汕頭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出版著作《新聞攝影教程》、《實用旅行攝影》、《思辯新視角》。 研究領域:攝影、美學 |
副教授 |
金明琨 金明琨 |
副教授、廣告學專業主任(台灣) |
張明 張明 ![]() ![]() ⊕教授 ⊕碩士生導師 紀錄片導演,碩士生導師,本科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新聞學專業,西南民族大學人類學博士,中國傳媒大學傳媒藝術學博士後,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訪問學者。曾任中央電視台編導、記者, 擔任電視係列片《世界著名大學》、《革命搖籃》等20餘部紀錄片的導演。博士論文獲“四川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榮譽稱號,論文曾獲中國廣播電視學會等機構頒發的一等獎等獎項,主持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別資助項目、麵上資助項目等課題。中國高校影視學會紀錄片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民族影視研究會理事、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紀錄片學術委員會委員。研究領域:傳媒藝術學、廣播電視學、紀錄片史論與創作、影視文化、影視人類學
開設課程:電視采訪報道、民族誌電影與影視人類學、廣播電視新聞研究、電視節目研究、紀錄片創作研究等 聯係方式:mchang@126.com 0754 - 8650 2903 新聞學院辦公樓304 |
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
黎勇 黎勇 ![]() ![]() ⊕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碩士,台灣清華大學社會學博士在讀。中國新聞史學會應用新聞傳播學研究委員會常務理事。曾在國內媒體從事新聞采編工作21年,獲各級各類新聞獎若幹次。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基金項目“社交媒體輿情反轉與反沉默螺旋現象研究”及廣東高校省級重大科研項目等研究多項。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出版專著《發現獨家:新媒體時代的獨家新聞采寫之道》,編著《真相再報告:與18位中國知名記者對話》(有985高校列入新聞學必讀書目)。給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深度報道》《調查性報道理論與實踐》《媒介倫理與法規》等課程。
研究領域:國家、媒體與社會,新聞實務與媒體轉型,新聞倫理與法規等。 |
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
John H. Noonan John H. Noonan ![]() ![]() ⊕副教授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專業碩士,曾在美國、土耳其等國從事英語教學等工作,2003-2009年曾在我院擔任英語新聞教學工作,撰寫並主編了《英語新聞寫作》一書,這是國內第一本將新聞報道規律和英語表達技巧相結合的教科書。
|
副教授(美國) |
Dharma N. Adhikari Dharma N. Adhikari ![]() ![]() ⊕副教授 美國密蘇裏大學新聞學博士。曾任博卡拉大學和加德滿都大學(尼泊爾)客座教員、新聞序列協調員, 密蘇裏大學(新聞報道和寫作,研究生媒體研討會)教學導師(2000 - 04)、美國喬治亞南方大學助理教授(2004 - 07)。是新聞傳播學(英文)的作者之一。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從事新聞行業,作為一個記者,作家,編輯和媒體專欄作家,在尼泊爾和國外的各種出版物發表作品。 |
副教授(尼泊爾) |
徐少林 徐少林 ![]() ![]() ⊕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藝術設計專業碩士,副教授,SND國際新聞設計協會會員,Adobe中國認證教師。長期從事教學、設計實踐、科研工作。
曾獲2010年汕頭大學“本科優秀教學獎”;2017年 “汕頭市優秀教師”稱號;2019年汕頭大學“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15、2017、2019年汕頭大學“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多次獲得“金犢獎”、“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中國大學生廣告藝術節學院獎”優秀指導教師獎,指導學生廣告設計及信息視覺化設計作品獲得國家級、省級獎70餘項;設計作品獲得國家級獎2項,省級獎2項,市級獎3項。 在《新聞界》、《編輯之友》、《美術觀察》、《文藝理論與批評》、《青年記者》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及作品8篇(件)。主持校級、省級教研項目多項。教授主要課程有《信息圖表設計》、《數據新聞》、《廣告設計基礎》、《平麵廣告設計》等。 研究領域:信息視覺化設計、平麵廣告設計、動畫設計。 |
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
李軍 李軍 ![]() ![]() ⊕副教授 先後獲華東師範大學法學學士與社會學碩士,澳門大學政治社會學博士。擁有十餘年新聞工作經驗,曾任職南方報業集團南方周末報係名牌雜誌編輯副總監、南方都市報深度調查記者等,曾獲南都新聞獎、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青年環境記者獎等,新加坡亞洲記者基金會訪問學者。研究領域:媒體與新聞,互聯網與社會,社會性別,農民工,公共輿論與意識形態等。
|
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
丁智擘 丁智擘 ![]() ![]() ⊕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本科、碩士、博士分別畢業於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韓國東西大學(影像內容係),韓國BK21 PLUS 事業團研究員、韓國期刊Journal of China Studies (JCS)審稿人、韓國情報通信學會、國際融合科學與技術協會、遊戲學會、基礎造型學會會員,在韓國核心(KCI)及中國CSSCI等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出版著作2部,參與多項韓國數字產業創新研究和亞洲未來設計研究所項目,主持和參與省部級項目10餘項,獲中韓兩國文化教育部門、高校和國際學術會議頒發的表彰與獎勵15項,指導的學生作品多次在國家和省級重要比賽中獲獎。 研究方向:影視與文化創意傳播、遊戲學 |
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
張增麗 張增麗 ![]() ![]() ⊕講師 英國坎特伯雷基督城大學商學院碩士,北京廣播學院碩士研究生課程班結業。曾任河南電視台新聞評論部編導和節目主持人、新聞報道組組長。是參與籌備和創建河南電視台公共頻道的骨幹,並擔任廣告部副主任。曾獲河南省新聞評論電視節目一等獎,電視專題節目一等獎。 |
講師 |
許勝堅 許勝堅 ![]() ![]() ⊕講師 ⊕融合媒體實驗室副總監 建築科學碩士。曾擔任馬來西亞《大馬人民之聲》組織的《People Before Profits》期刊主編、《小辣椒》雜誌美編。曾獲《日本財團》資助赴日本與泰國研究比較兩國的社區環保運動。曾任《東南亞電子媒體中心》的網絡媒體培訓主任。 |
講師、融合媒體實驗室副總監(馬來西亞) |
淩學敏 淩學敏 ![]() ![]() ⊕講師 出生於緬甸,台灣籍旅日攝影師。畢業於日本東京寫真藝術學院,專修廣告攝影、數碼寫真藝術。具日本寫真技能士資格認證,在日本任職專業攝影師。作品多次獲國際大獎,主要有 意大利(ASSOCIAZIONE CULTURE CYPREA)文化攝影獎; 東京都第五屆哈蘇相機全國攝影比賽最優秀獎; 第六屆九州上野彥馬攝影比賽九州產業大學獎; 2008年廣東省文學藝術界攝影藝術類攝影藝術類金獎。獲尼康柯尼卡美樂達等公司邀請,多次在東京舉辦了個人影展並在日本全國巡回展覽。研究領域:攝影、 現代數碼攝影藝術 |
講師(台灣) |
徐暉 徐暉 ![]() ![]() ⊕講師 河南大學廣告學方向碩士。曾在河南焦作市教育電視台工作6年,在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任廣告專業講師3年。 研究領域:廣告學、新聞學 |
講師 |
梁超 梁超 ![]() ![]() ⊕講師 武漢大學編輯出版學碩士。參與撰寫《暢銷有理——暢銷書案例評析》一書,在出版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碩士畢業後進入出版行業,任湖南人民出版社外語編輯部英語編輯,參與編輯出版《麥克阿瑟的間諜戰》等20種以上圖書,取得出版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證書(中級)。研究方向:數字營銷,網絡營銷,廣告傳播,廣告倫理,消費文化 |
講師 |
黃義忠 黃義忠 ![]() ![]() ⊕講師新聞係碩士,擁有十多年報紙和電視工作經驗,曾任職馬來西亞《中國報》、《學海周刊》、《星洲日報》、香港電台、NTV7電視台《追蹤檔案》高級製作人。2005年,憑報道“城市貧窮現象”獲得《2005年安卡沙廣播影視獎》的“最佳電視雜誌獎”。2002年也以“馬來西亞的濕地”奪得ICI-CCM 環保新聞獎。研究領域:紀錄片、電視新聞專題、調查報道和媒體倫理。 |
講師(馬來西亞) |
丁為民 丁為民 ![]() ![]() ⊕講師 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曆史係,資深新聞工作者。先後在市委機關報、都市報從事新聞采編工作27年,作品曾多次獲得國家、省、市級多類新聞獎;主編或參與編輯出版有《靜夜之時》、《先導——影響中國近現代化的嶺南著名人物》、《我們報告——深圳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紀實》等圖書。
研究方向:文化新聞、專題報道、媒體與社會。 |
講師 |
徐霄揚 徐霄揚 ![]() ![]() ⊕講師 複旦大學社會學博士。有社會學、心理學、信息管理與信息係統的交叉學科背景。擅長實驗設計、心理測量及數據統計分析。
研究方向:網絡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媒介認知研究 |
講師 |
黃佩映 黃佩映 ![]() ![]() ⊕講師 畢業於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傳播學博士。
主要研究領域:文化研究、公共文化、傳播思想史。 |
講師 |
尚安娜 尚安娜 ![]() ![]() ⊕講師 西班牙馬德裏康普頓斯大學傳播學博士,從事中希神話與影視作品的交叉研究,致力於通過文化比較來探尋流行文化的發展趨勢。
研究方向:中西方文化比較,影視研究,流行文化。
|
講師 |
黃顯 黃顯 ![]() ![]() ⊕講師 複旦大學傳播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學士,曾受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作為聯合培養博士生在牛津大學地理與環境係訪問一年。
研究領域:城市傳播,文化遺產,傳播思想史。 |
講師 |
鄧天穎 鄧天穎 ![]() ![]() ⊕講師 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出版有《向毛主席學營銷》、《整合營銷傳播》、《電話的社會影響》(譯著)、《獲取信息:新聞、真相與權力》(譯著)等多部著作,在CSSCI期刊上發表過數十篇論文,主持過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等課題。 研究領域:品牌廣告學、創意學、公共關係學、文創產業、國學與現代性。 |
講師 |
劉陽 劉陽 ![]() ![]() ⊕博士 ⊕講師 ⊕碩士生導師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文學學士,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第二學士學位班,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藝術學碩士,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藝術學博士,曾主持各級科研項目9項,參與項目5項,發表《歐美科幻題材劇的美學蘊涵》等學術論文共20餘篇,共同創作或指導學生作品獲大廣賽等各級各類獎項若幹項。 研究方向:影視理論與創作;電視與新媒體 |
講師、碩士生導師 |
鄭春風 鄭春風 ![]() ![]() ⊕講師 複旦大學傳播學博士,上海社會科學院新聞學碩士,紐約州立大學奧斯威戈分校訪問學者。 研究方向:鄉村傳播、媒介社會學、媒介文化 |
講師 |
範東升 範東升 ![]() ![]() ⊕客座教授 ⊕碩士生導師 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後獲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碩士學位。資深新聞工作者,具有二十餘年新聞從業經驗。曆任中宣部新聞局理論教育處副處長、中新社專稿部主任、《華聲月報》雜誌社長兼總編輯、香港亞文公司副總經理、美國《僑報》社長兼編委會主任等職,同時兼任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理事、範長江新聞獎基金會常務理事。2012年2月1日至2018年11月,擔任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代院長、院長,現任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研究領域:國際新聞、傳媒管理、新媒體。
|
客座教授、碩士生導師 |
魏永征 魏永征 ![]() ![]() ⊕講座教授 上海複旦大學新聞係畢業。近二十多年來專注傳媒法和傳媒倫理研究和教學工作,曾任上海《新聞記者》雜誌主編、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香港樹仁大學教授、中國傳媒大學特聘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被告席上的記者——新聞侵權論》、《中國新聞傳播法綱要》、《新聞傳播法教程》。 研究領域:傳媒法、新聞職業道德 |
講座教授 |
王克勤 王克勤 ![]() ![]() ⊕特聘教師 ⊕碩士生導師 1964年11月生於甘肅永登縣,大學學曆。當代中國著名調查記者、原《中國經濟時報》首席記者、《經濟觀察報》總編助理。被業界稱之為“中國的林肯·斯蒂芬斯”(美國著名深度報道記者)、“中國調查記者第一人”。 代表作有《北京出租車業壟斷黑幕》、《蘭州證券黑市狂洗“股民”》、《公選“劣跡人”引曝黑幕》、《甘肅回收市場黑幕》、《山西疫苗亂象調查》等等。 |
特聘教師、碩士生導師 |
白淨 白淨 ![]() ![]() ⊕教授 ⊕碩士生導師 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係,香港大學新聞與媒體研究中心碩士,中國傳媒大學博士。曾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華社香港分社、香港文彙報工作。現為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出版專著《中國內地與香港媒體誹謗問題比較研究》,編著《我們這樣教新聞》。在《國際新聞界》、《新聞記者》、《青年記者》、《新聞界》、《中國記者》發表多篇論文。研究領域:傳媒政策、法規與倫理 |
客座教授、碩士生導師(香港) |